首页|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及预后的临床观察

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及预后的临床观察

扫码查看
目的 观察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及预后.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在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动态血压监测获得的夜间平均血压下降率分为非杓型血压组 40 例及杓型血压组 60 例.对比两组患者发病入院2周后心功能指标和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化;随访1年,记录两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发病入院2周后,杓型血压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低于非杓型血压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非杓型血压组(t=11.948、13.243、4.594,P<0.05).心率变异性方面,两组的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杓型血压组的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与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的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高于非杓型血压组(t=6.975、10.688,P<0.01).两组白天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杓型血压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低于非杓型血压组(t=6.925、4.836,P<0.05).随访1年后,杓型血压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8.3%(11/60)低于非杓型血压组的 65.0%(26/40)(χ2=22.762,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不同昼夜血压节律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不同.

王金霞、植立婷、时海云

展开 >

224000 东南大学医院院附属盐城医院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215006 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22200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

高血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昼夜血压节律 预后

2024

心脑血管病防治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

心脑血管病防治

CSTPCD
影响因子:0.638
ISSN:1009-816X
年,卷(期):202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