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脑血管病防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脑血管病防治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
心脑血管病防治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

金宏义

双月刊

1009-816X

xnxgbfz@126.com

0571-87962132,0571-87987373-5182

310013

杭州市灵隐路12号浙江医院5号楼

心脑血管病防治/Journ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al-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心、脑、血管病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内、外科诊治经验,以及有关心脑血管病的社区人群防治和护理健康指导经验等。《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的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与讲座、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实践、社区人群防治、综述、中西医结合、经验交流、护理园地、最新网上医讯等。欢迎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共识看"肥厚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成人法布雷病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孔洪
    1-4页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解读

    王延鹏李京波
    5-9页

    抗阻运动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及血管内皮调节因子的影响

    王孺贤王增帅刘雅楠李玉兰...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阻运动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量及血管内皮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100 例,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抗阻运动组,最终 77 例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 36 例,抗阻运动组 41 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药物治疗;抗阻运动组在标准化药物治疗基础上,按照运动处方进行低强度抗阻运动 12 周.采用 6 min步行距离评估患者运动耐量;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 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12 周后 6 min步行距离及VEGF、NO、内皮素-1 水平.随访 24 周比较两组患者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与运动前比较,抗阻运动组运动后 6 min步行距离增加,静息收缩压下降,静息舒张压下降(t=7.538、2.290、2.639,P<0.05);抗阻运动组运动后VEGF、NO升高,内皮素-1 下降(t=5.509、6.089、5.824,P<0.05).(2)与对照组比较,12 周后抗阻运动组 6 min步行距离增加、VEGF及NO水平升高、内皮素-1 水平下降(t=3.504、3.559、3.502、3.645,P<0.05).(3)抗阻运动组运动前后6 min步行距离差值与运动前后VEGF差值、NO差值成正相关(r=0.385、0.485,P<0.05);与内皮素-1 差值成负相关(r=-0.510,P<0.01).(4)随访 24 周,两组冠心病患者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8.33%比 9.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强度抗阻运动可以升高VEGF及NO的水平、降低内皮素-1的水平,提高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量.

    抗阻运动冠心病6min步行距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内皮素-1

    皮质醇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对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

    敖平柯红高超刘凡...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皮质醇(Cor)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对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9 月期间住院并且完成多导睡眠监测(PSG)的脑梗死患者 135 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OSAS分为脑梗死组(55 例)和脑梗死合并OSAS组(80 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生化指标、血清Cor水平、睡眠参数、清晨血压及NIHSS评分和AHI等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合并OSAS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Cor与NIHSS评分和AHI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Cor、NIHSS及AHI对脑梗死患者发生OSAS的诊断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or、NIHSS及AHI是脑梗死合并OSAS发生的影响因素(OR=2.305、2.196、2.248,P<0.05).Cor水平与NIHSS评分和AHI均呈正相关(r=0.915、0.903,均P<0.05).ROC曲线显示Cor、NIHSS及AHI对脑梗死患者发生OSAS诊断评估中的AUC均在 0.75 以上;联合检测的AUC为 0.957,高于单独检测(Z=2.925、2.644、2.873,P<0.05),有较高的敏感度(92.00%)和特异度(90.00%).结论 脑梗死患者发生OSAS的影响因素包括Cor、NIHSS及AHI,临床上可以联合Cor、NIHSS及AHI对脑梗死合并OSAS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皮质醇脑梗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4及水通道蛋白9的表达与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杨丽平侯晓强杨娜杨秀平...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水通道蛋白 9(AQP9)的表达与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8 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 6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急性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58 例为对照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重度缺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AQP4、AQP9 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清中AQP4、AQP9 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比例、血尿酸、抗心磷脂抗体、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均高于对照组(t/χ2=17.596、15.877、21.866、30.226、18.991、39.505、17.287、12.003,P<0.05).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AQP4、AQP9 水平上升(t=29.573、20.152,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AQP4、AQP9 表达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88、0.609,P<0.05).与轻度缺损组相比,中度缺损组患者血清AQP4、AQP9 水平升高;与中度缺损组相比,重度缺损组患者血清AQP4、AQP9 水平升高(F=34.454、44.72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抗心磷脂抗体、hs-CRP、BNP、Hcy、AQP4、AQP9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1.748、1.894、1.928、3.164、2.593、2.163、1.975,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AQP4、AQP9 表达水平升高,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急性脑梗死水通道蛋白4水通道蛋白9脑损伤

    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DNMT1及LncRNA MEG3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魏莱涂昊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指标联合血清DNA甲基转移酶1(DNMT1)、长链非编码人母系表达基因 3(LncRNA MEG3)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2018 年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 90 例CHF患者为观察对象(CHF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其中Ⅱ级 32 例、Ⅲ级 36 例、Ⅳ级 22 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人员 90 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DNMT1水平,实时定量 PCR(RT-qPCR)法检测血清LncRNA MEG3 表达,Pearson法分析CHF患者血清DNMT1、LncRNA MEG3 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心动图指标联合血清DNMT1、LncRNA MEG3 水平对CHF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HF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 16 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Tmsv16)的标准差(Tmsv16-SD)与最大时间差(Tmsv16-Dif)及血清DNMT1、LncRNA MEG3 水平升高(t=9.326、18.904、5.637、8.326、10.794、13.140,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t=13.118,P<0.01);与Ⅱ级患者比较,Ⅲ级、Ⅳ级患者LVEDV、LVESV、Tmsv16-Dif、Tmsv16-SD及血清DNMT1、LncRNA MEG3 水平升高(P<0.05),LVEF降低(P<0.05);与Ⅲ级患者比较,Ⅳ级患者LVEDV、LVESV、Tmsv16-Dif、Tmsv16-SD及血清DNMT1、LncRNA MEG3 水平升高(P<0.05),LVEF降低(P<0.05);CHF患者血清DNMT1、LncRNA MEG3水平与LVEDV、LVESV、Tmsv16-Dif、Tmsv16-SD呈正相关(r=0.581、0.475、0.563、0.628、0.617、0.557、0.593、0.603,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521、-0.498,P<0.01);超声心动图指标联合血清DNMT1、LncRNA MEG3 诊断CHF的AUC为 0.984(95%CI=0.953~0.997),敏感度为 95.56%,特异度为 93.33%,联合诊断CHF的AUC高于DNMT1、LncRNA MEG3 单独诊断(Z=5.813、5.098,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指标联合DNMT1、LncRNA MEG3 检测对CHF有一定诊断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三维超声心动图DNA甲基转移酶1长链非编码人母系表达基因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抑素和基质裂解素2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王志松刘波韩冷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基质裂解素 2(ST2)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2 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 115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一般资料及血清内皮抑素、ST2、一氧化氮(NO)水平;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抑素、ST2水平与NO、舒张压、收缩压、尿微量清蛋白的关系;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尿微量清蛋白及血清内皮抑素、ST2 高于对照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882、35.966、40.670、12.838、16.792、15.507,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抑素、ST2水平与NO呈负相关(r=-0.504、-0.556,P<0.05),与舒张压、收缩压、尿微量清蛋白均呈正相关(r=0.517、0.450、0.485、0.503、0.548、0.44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皮抑素、ST2、NO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OR=2.593、2.434、0.646,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抑素、ST2 水平较高,两者均与内皮功能指标NO相关,且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内皮抑素基质裂解素2一氧化氮原发性高血压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脏康复运动处方中的应用

    袁悦雯褚欣秋李阳
    32-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动处方作为心脏康复五大处方之一,能够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Ⅰ级推荐.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传统康复治疗的地点限制,提高了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及满意度,可被视为传统方法的补充.然而,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心脏康复运动处方中的应用较少,效果不确切.本文综述了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心脏康复运动处方中的应用效果.

    心脏康复运动处方虚拟现实技术依从性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何雪玲刘丽娟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房颤动(AF)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左心房结构重塑和心肌纤维化是AF的诱发因素和维持因素,左心房纤维化会导致左心房心肌细胞电传导不均、减慢及左心房顺应性下降,增加永久性AF的发生及导管消融术后的复发率,故早期、快捷、准确评估AF患者左心房纤维化程度对AF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超声心动图在评估AF患者左心房纤维化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旨在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超声心动图心房颤动左心房纤维化斑点追踪成像

    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韩荣荣李艳唐爱奇
    42-4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社区人群调查探讨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该风险.方法 以杭州市余杭区 18 岁及以上户籍居民为调查对象,共有 1 377 例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总人群中的患病率为 8.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017,95%CI=1.190~3.419)、年龄(OR=1.108,95%CI=1.086~1.131)、腰围(OR=1.038,95%CI=1.014~1.062)、甘油三酯水平(OR=1.125,95%CI=1.018~1.243)是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 0.894(95%CI=0.862~0.926),提示模型与实际观察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男性、高龄、大腰围、高甘油三酯水平人群更易患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列线图可以直观地评估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风险,并为个性化干预提供依据.

    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险因素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