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梁启超的理想人格:《新民说》重读

论梁启超的理想人格:《新民说》重读

扫码查看
在"道德革命"的旗帜下,梁启超的《新民说》表达了"新民之道"的多项意谓.该书以明确的历史意识和高度的方法论自觉为前提,以建设"公德"为契机,以"利群"为道德之总纲来平衡公德与私德,目标是造就与现代民族国家相应的"新民".解读《新民说》,不宜纠缠于表述之欠周延甚或前后扞格,而可悬置系统哲学的框架,以观念史的方式钩玄提要."新民"的历史形态是由"臣民"变为"国民"或"人民",在道德界则应超出"私德"扩展"公德".真正把握其"公德"观念,需要对"德"有逸出一般行为规范的界定,明确其包含"品性""德行"和"行动"及其"力量"之复合意义;在此基础上会看清梁启超所谓"公德"实际上包含了一个观念群,它们由五对相反相成的观念绾合而成,涉及到形上学、伦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诸学科,对它们作辩证综合方才能描绘出梁启超心目中的新型理想人格,汲取其对于我们今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积极意义.

高瑞泉

展开 >

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系,上海 200241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上海 200241

梁启超 新民 公德 理想人格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精品力作培育项目

2020ECNU-JP003

2024

学术界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学术界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11
ISSN:1002-1698
年,卷(期):2024.(1)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