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泰山辞赋的隐逸情怀与审美书写

泰山辞赋的隐逸情怀与审美书写

扫码查看
文学是传统士人安放心灵的最佳精神场域,隐逸则是其理想的身心栖居之境.通览历代泰山辞赋,隐逸虽非士人的主流思想意识,然其中所蕴含的幽微而细腻的隐逸情怀却映照出辞赋作者所思所想的另一向度.泰山辞赋的隐逸表达启自六朝;至唐宋,泰山已然成为赋家疏解穷愁烦酷的理想之地,"登泰山""履崔嵬""荫白云""听石溜"系士人"心隐"之外化;元明清三代,隐逸情怀于王朝政治的宏大书写中时隐时显.赋家体物咏怀以传达对隐逸人格的持守与向慕,松柏系其敷陈贞固不渝、气清不淫、宏远逍遥等隐逸情志的主要物象与审美客体,泰山秦松在蒲松龄笔下形塑出忘怀仕隐的审美形象.

姜维枫

展开 >

山东社会科学院 文化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02

泰山辞赋 隐逸文化 松柏审美 多元共生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社科院博士基金

21CZWJ14

2024

学术界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学术界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11
ISSN:1002-1698
年,卷(期):2024.(4)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