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文体成长与张恨水小说的历史地位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文体成长与张恨水小说的历史地位

扫码查看
张恨水长篇小说的历史地位,只有从文体成长的角度,将其放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才能看得出来.1920年代的新文学长篇小说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偏重情绪主义,情节结构软弱;而张恨水小说则以市民生活为表现对象,偏重于客观化的自然主义叙述.他的《金粉世家》以浑圆的结构、磅礴的气势和天才的组织,成为现代长篇小说文体走向成熟的标志.1930年代的新文学长篇小说虽然摆脱了五四时期的柔弱,但在情节线索设置、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又存在着概念化、本质化和简单化的痼疾.同期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夜深沉》等小说则创造了更具有长篇小说文体意味的长时段成长叙述.1940年代的新文学长篇小说,或复制前现代时期的流浪汉叙事,或泥足于五四抒情主义,或陷于抗战罗曼司,在文体创造上乏善可陈.只有张恨水的《纸醉金迷》紧扣抗战后期陪都市民生活现实,以极其细密精微的自然主义叙述揭示了市民阶层的精神状态.张恨水为现代长篇小说文体的成长、成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方维保

展开 >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张恨水 长篇小说 文体成长 市民生活史诗 自然主义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研编制计划重大项目

2023AH040016

2024

学术界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学术界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11
ISSN:1002-1698
年,卷(期):2024.(8)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