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源赋权与组织增能视角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提升路径

资源赋权与组织增能视角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提升路径

扫码查看
对广西8 个县市 101 个行政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服务主体的赋权增能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查分析显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有村民赋责型民属设施运营模式、理事会代管型村落小微设施运营模式、产业反哺型村级公益设施运营模式和市场导入型专业设施运营模式,多元主体参与管护过程中存在自我赋权、内生赋权、支持赋权和发展赋权.但目前村级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模式仍存在主体权责界限不清、村社组织能力不强、多元主体评价制度不健全和村集体经济社会效应弱等问题,需要以责任共担、利益联结、产业带动、互惠共赢为机制,通过落实相关主体权责、加大社会组织孵化、健全多方参与评价体系和壮大村庄新型集体经济等途径,强化村民和村社组织权能,促进乡村建设中公共基础设施的可持续运营.

李松有

展开 >

广西民族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南宁 530006

资源赋权 组织增能 农村基础设施 管护机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

22YJC630066

2024

学术交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学术交流

CHSSCD
影响因子:0.565
ISSN:1000-8284
年,卷(期):2024.(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