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代戏曲中诗歌存在形态及其曲学意义——以《六十种曲》为例

明代戏曲中诗歌存在形态及其曲学意义——以《六十种曲》为例

扫码查看
在复杂的文体关系中,戏曲因"兼备众体"的属性特征成为文体研究独特的存在.基于戏曲的本位视域,从戏曲内部观照诗歌本体,并非仅聚焦诗歌的形态与功能,而是着眼于戏曲价值的思索.通过《六十种曲》,我们既看到了明代戏曲文本内部诗歌的存在形态,同时也看到了戏曲与诗歌之间相互影响、彼此渗透所呈现出的融合互补的趋势,而这种融合也正是明代戏曲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重要因素.这一课题的研究,着重指向的是戏曲中的诗歌,是在明代复古思潮影响下创作出符合戏曲法度、本色的诗歌.并以此洞悉诗歌存在形态的巨大差异,为重新思考戏曲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刘相微

展开 >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哈尔滨 150080

齐齐哈尔大学 音乐与舞蹈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戏曲 诗歌 存在形态 曲学意义

2024

学术交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学术交流

CHSSCD
影响因子:0.565
ISSN:1000-8284
年,卷(期):2024.(4)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