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指标问责:乡村治理中的数字化机制及其实践

指标问责:乡村治理中的数字化机制及其实践

扫码查看
近年来,乡村治理中逐渐形成以"指标问责"模式为导向的数字化治理机制.政府搭建数字化系统平台,试图将治理工作和任务量化为可操作的数字指标,并以量化绩效考核的方式压实基层干部的责任,同时也会借助数字技术手段对基层干部进行全景式的过程监控.这不仅加大了对基层干部的问责力度,还强化了乡村治理的过程管理."指标问责"机制形塑出基层干部"经营指标"的数字化应对行为,即通过完成指标、制造指标、生产指标、包装指标来实现对数字指标责任的消解."指标问责"在乡村治理中有着独特的运作逻辑,刚性化、确定性、单一性、设置偏好等特性使其容易陷入过度迷恋和依赖指标的陷阱,进而消解治理效能.应当积极推动"指标问责"与基层社会、治理情境之间的适配,在为基层干部创造良好激励环境的同时充分激发治理效能.

刘天文

展开 >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院,武汉 430079

数字乡村 技术治理 指标问责 乡村治理现代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9ZDA1142022M721295

2024

学术交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学术交流

CHSSCD
影响因子:0.565
ISSN:1000-8284
年,卷(期):2024.(5)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