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栋和戴震的学术关系及治学异同向来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自章太炎、梁启超将清代乾嘉考据学派分为"吴派""皖派",并各以惠栋、戴震为首始,学界普遍认为"吴派信古,皖派求是",且表现出"抑惠扬戴"之倾向.但是钱穆等认为惠栋具有革命之气度,扬州会晤后,戴震与惠栋治学方法趋同,又表现出"抑戴扬惠"之倾向.通过对惠栋《尚书古义》与戴震《尚书义考》的考察可见,惠、戴治学有合亦有别,他们都言必有据、以古为尚;识字审音、小学为本.同时,他们又体现出各自差异,如惠求古、戴求是;惠兼经史、戴精名物;惠主考据、戴兼义理.惠栋、戴震同处乾嘉时期,论学必有其相通之处.同时又因各自师承、地域等的不同体现出不同的治学特色.我们在比较惠、戴治经特点时,既要注意二者差异,又不能忽视其共性;既不能过分夸大,又不可故意贬低,这样才能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