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项目制运行到生态社群构建:环境社会工作的实践转型

从项目制运行到生态社群构建:环境社会工作的实践转型

扫码查看
环境社会工作的实践在本土语境下需要根据现代化流向进行路径转型.项目制可视为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工作的重要进路,从范式层面、场域层面、服务层面理解其运行逻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背后蕴含着不同的实践目的.而环境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关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分支,可以在赋有科学主义气质的项目制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制度与生活的双向链接,以期迈向生态社群模式.生态社群模式是通过建立个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同善",以及群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同体",来平衡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本土环境社会工作实践.在结构层面,生态社群模式致力于促进"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平衡;在关系层面,其是为了实现公共社区的场景营造;在行动层面,则是为了培养公众在自然环境保护中的持续性参与.

汤皓然、罗桥

展开 >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贵阳市,550025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贵州社会建设研究院,贵阳市,550025

项目制 生态社群模式 环境社会工作 环境—社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

20XSH014

2024

新视野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北京行政学院

新视野

CSTP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73
ISSN:1006-0138
年,卷(期):2024.(2)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