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社会工作的伦理转向:从接纳个人到接纳现实

中国社会工作的伦理转向:从接纳个人到接纳现实

扫码查看
随着我国基层治理创新的深化,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的差异日益凸显,亟需明确自身的伦理依据.接纳一直被视为社会工作的一项核心伦理,特别是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接纳已经成为建立专业关系和促进服务对象改变的必要条件.通过梳理西方的研究脉络可以发现,尽管社会工作对接纳内涵的界定与心理学不同,前者关注专业关系建设,后者注重服务对象改变,但是两者都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建构的,强调接纳个人.这与中国社会工作社区实践的场景性和多元化现实根本相左,只会加剧服务对象对现实问题的回避.为此,中国社会工作需要以接纳现实为专业实践的伦理依据创建"中国学派".

童敏、邓洁

展开 >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厦门市,361005

安阳师范学院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安阳市,455000

接纳 中国社会工作 伦理转向 基层治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3ASH002

2024

新视野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北京行政学院

新视野

CSTP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73
ISSN:1006-0138
年,卷(期):2024.(3)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