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

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

扫码查看
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在于:"新农企—新农人—新农技—新农地"四位一体的递归循环,有助于形成有序竞争的农业产业形态,可推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进而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但在实践中,新农企、新农人、新农技、新农地的发展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为此,可通过"组织再造—主体重塑—科技创新—土地建设"四位一体策略推动其形成与发展.通过"组织再造"的传导力形成"新农企",通过"主体重塑"的推动力形成"新农人",通过"科技创新"的内驱力形成"新农技",通过"土地建设"的创造力形成"新农地".

李怀、张越

展开 >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市,61173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北京市,100871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农业新质生产力 新农企 新农人 新农技 新农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3&ZD070

2024

新视野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北京行政学院

新视野

CSTP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73
ISSN:1006-0138
年,卷(期):2024.(4)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