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分析框架——以北大荒国有农场体制变迁为例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分析框架——以北大荒国有农场体制变迁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农垦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有农场的企业化改革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样的改革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行的,它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经济学从现代农业经营体制等相关视角看待农场改革,而社会学更多的是从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等角度去分析国有农场企业化问题.不论从现实还是历史来看,国有农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综合体,经济分析范式和社区治理范式都不足以有效透视这种综合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社会的经济"分析框架尝试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北大荒国有农场深度的案例调查和分析,更全面地认识国有农场的"前世今生",把握其发展演变逻辑,找出北大荒国有农场改革发展难题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原因,为下一步农垦发展探索新的可能性,并由此提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构筑新的农业与社会关联性这一发展课题.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春光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市,100005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国有农场
"社会的经济"
城乡二元体制
再社会化
出版年:
2024
新视野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北京行政学院
新视野
CSTPCD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73
ISSN:
1006-0138
年,卷(期):
2024.
(4)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