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个人和共同体关系视角推进"第二个结合"
从个人和共同体关系视角推进"第二个结合"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以个人和共同体关系为理论框架,这是它们突出的契合性,因而需要从个人和共同体关系视角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二个结合"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一统观念与马克思主义分析西方前现代社会狭隘人群共同体思想相契合;群己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理解人的观点相融洽;民本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相亲和.推进"第二个结合"能够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意涵:厚植"根意识",建设共同精神家园;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体理念、激发家国情怀,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增强各族人民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秉持天下胸怀,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第二个结合"是以文化人和以文强国的统一,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要通过服务于、造福于人民的方式教育和引导人民,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中提高其思想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从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淑梅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
关键词:
个人
共同体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出版年:
2024
学术研究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学术研究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702
ISSN:
1000-7326
年,卷(期):
202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