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劳动作为现实、感性的人的活动,除了具有理性的因素外,还内含情感因素.生产劳动体现劳动者的创造性、需要、意志和情感等,并随着劳动者的劳动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从而使得生产劳动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劳动者不仅是生产劳动的直接参与者,而且还是实践过程中情感产生的载体和情感的体验者,不同的情感使劳动者投射到现实世界中,以不同的力量开展生产活动.马克思在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情感的异化现象.原本属于劳动者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沦为单纯的谋生工具和手段,异化劳动让劳动者丧失了通过劳动产品和劳动行为本身来肯定自己的积极情感.通过扬弃异化劳动,让劳动具有了"体面"与"尊严"的形态,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劳动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