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再造“已仕人材”:京师大学堂仕学院的开办缘起与影响

再造“已仕人材”:京师大学堂仕学院的开办缘起与影响

扫码查看
教育与改造“已仕人材”,是甲午战后国内提出的应对举措之一.京师大学堂仕学院应运而生.“仕学院”较早为花之安介绍德国学校时提出,大致相当于高中层次的一般政治学校,在华传播过程中却被层层拔高,于戊戌时期成为以招考官员为主的最高教育机构.清末新政时,承其余绪的仕学馆办学层次有所降低,其社会影响却在实际运作中不断扩大.戊戌仕学院与清末仕学馆均主张“中学当已通晓”的官员以西学为主课,这在清末新式学堂强调“中体西用”且尚未完全建成的情况下,成为西学教育最为集中的场所.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产生了一个让官员学习的特殊学堂体系.“民之守牧”“已成之材”亦须学习西学,何况普通士人?这种人人均需重新学习的观念与实践对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形成了冲击.

徐保安

展开 >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济南,250358

戊戌变法 京师大学堂 仕学院 仕学馆 已仕人才

2020

学海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学海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59
ISSN:1001-9790
年,卷(期):2020.(1)
  • 1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