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半边天”的政治现象学反思:兼论新中国女性地位与角色的再构
“半边天”的政治现象学反思:兼论新中国女性地位与角色的再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半边天”一词能够以生动而直白的属性,映射状态复杂的“新中国女性”,从而在其诞生之初就迅速获得国家话语和民间话语的普遍青睐,成为“新中国女性”最为深入人心的代称.在政治现象学的观照下,“半边天”不仅是理解“新中国女性”的捷径,更是直指其本质的意识对象.本文依此思维与方法,将“半边天”的词语结构拆解为一个标点符号(引号)和两个语素(“半边”和“天”),并置于对其应用和传播极具影响力的《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语境中,通过重新挖掘和梳理文本数据,为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间女性地位和角色的定位和变迁提供新的认识.引号使得“半边天”成为女性的事实经验和理想形象的象征,发挥出强化和指引的作用.“半边”关涉男女平等的比例,在确定平等的权利、显示平等的能力和提升平等的地位等三个步骤中被动态调整;“天”是妇女解放的空间,通过女性参加公共劳动和政治活动,以及国家在全国和地域上的均衡统筹,其范畴不断扩大,从家庭扩展至社会和国家.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海洲
展开 >
关键词:
半边天
女性/妇女
新中国
国家建设
政治现象学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项目编号:
2018SJZDA003
16JZD008
出版年:
2020
学海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学海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759
ISSN:
1001-9790
年,卷(期):
2020.
(3)
被引量
4
参考文献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