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育人”到“爱人”: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留宁教师群体研究

从“育人”到“爱人”: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留宁教师群体研究

扫码查看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在金陵大学举校西迁之时,部分中外籍教师继续留在南京坚守校园.南京沦陷期间,金陵大学留宁教师群体践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从传道授业的育人者转变为人间大爱的守护者,他们利用日军对美国等西方大国势力的忌惮,积极促成南京安全区的设立,利用金大校园保护救助了大量难民,并努力协调食物、药品、被服等救济物资,保障难民基本生活;组织难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宗教精神疗愈难民的心理创伤,为国家抗战、建设积蓄力量;开展多项社会调查研究,通过日记、书信、报告等方式将南京的真实情况传递出去,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对南京局势的发展和战后对日本战争罪行的审判起到了积极作用.

陈声玥、陈蕊

展开 >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210023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095

抗日战争 金陵大学 南京大屠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17JJD770007的

2020

学海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学海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59
ISSN:1001-9790
年,卷(期):2020.(4)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