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安全格局下的应急管理体系:方向、意涵与路径

新安全格局下的应急管理体系:方向、意涵与路径

扫码查看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终伴随着发展与安全两大问题,与此同时我国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应急能力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从"应急管理体制"到"应急管理体系"再到"大应急"体系,体现了从部分到总体、从"单兵突进"到韧性治理的转变.可以说,新安全格局下的"大应急"体系的本质,正体现在"体系"的韧性上,构建"大应急"体系就是提升安全韧性.要坚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使命担当,在"大安全"范畴下,统筹各项应急管理对象、过程、主体、策略,构建总体的、协同的、功能的、智能的、变革的应急管理体系.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已具雏形,但仍面临体制机制有待健全、运行转换不够灵活流畅、应急协同尚需加强等问题.从韧性治理出发,需要增强应急管理的结构韧性,提升其功能韧性,加强其保障韧性,以构建更具韧性的应急管理体系.

朱正威、赵雅

展开 >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西安,710049

新安全格局 "大应急"体系 韧性治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个一批"人才项目

19AZZ007中宣干字[2016]49号

2024

学海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学海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59
ISSN:1001-9790
年,卷(期):2024.(2)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