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性记录与现代性流动:纪录片《铁西区》与《青春》的影像表达与身份认同研究

历史性记录与现代性流动:纪录片《铁西区》与《青春》的影像表达与身份认同研究

扫码查看
王兵的影像作品通过记录普通群众的生活,映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更以不加修饰的真实性和深刻的社会评论备受各方关注.纪录片《铁西区》与《青春》分别以东北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长三角地区工人生活状态为背景,拍摄主体、拍摄场所和拍摄方式均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通过历史性和现代性两种影像表征呈现东北城市工业化的变迁历程以及长三角地区新的背景下工人群体的生存状态.文章以王兵导演的《铁西区》与《青春》两部纪录片为例,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影像中的历史性记录和现代性流动,探讨影像文本的历史意蕴与文化内涵.在中国当代语境下,电影艺术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和记录文化,从《铁西区》与《青春》两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影像背后的社会结构变迁与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交融:20 世纪 90 年代的东北面临经济转型,国企工人肩负着国家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铁西区》述说了下岗工人时代性的角色认知与身份转变;而《青春》反映的是,长三角地区新生代工人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新的青年群体在多元经济关系和城市文化中找寻着新的身份认同和主体意识.

陶思雨

展开 >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铁西区》 《青春》 历史性 现代性 纪录电影

2024

新闻研究导刊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新闻研究导刊

影响因子:0.302
ISSN:1674-8883
年,卷(期):2024.15(3)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