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银发网民成为无意识传谣者的原因与治理对策探究

银发网民成为无意识传谣者的原因与治理对策探究

扫码查看
60 岁以上的银发网民在过去的研究中常被定位为因媒介素养低下、真伪辨别力差而有意识传播网络谣言的群体,但其中为数众多的无意识传谣者尚未引起学界、业界的广泛重视.文章对苏州地区 95 名退休老人日常使用手机社交应用(微信、抖音等)的情况研究,采用线下半结构访谈方法,并参考使用—满足理论,对银发网民在微信、抖音等平台中的社交行为进行考察,重点分析银发网民热衷信息转发并成为无意识传谣者的心理与现实动因.研究发现,在银发网民中,无意识传谣者比重较大,心理代偿、信息流瀑及技术陷阱是其不辨真假大量转发的核心因素,行为背后充满了仪式、从众、失控、冲动等力量刺激.文章由此警醒学界、业界对这一现象和相关群体予以足够重视,并从普法教育、亲情关怀、技术保障等视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治理对策,旨在呼吁全社会正确认识并重视银发网民的现实需求,帮助银发网民更好地适应网络,在社会层面减少谣言,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顾亦周、贾恩慧、赵勇、陈尚秋

展开 >

苏州城市学院 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苏州大学 传媒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江苏移动昆山分公司,江苏 昆山 215300

展开 >

互联网 银发网民 网络谣言 谣言治理 无意识传谣

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23SJYB1481

2024

新闻研究导刊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新闻研究导刊

影响因子:0.302
ISSN:1674-8883
年,卷(期):2024.15(4)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