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共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艺术分析——以《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为例
共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艺术分析——以《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题材的纪录片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等优秀纪录片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道路上跨越文化壁垒,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视听艺术呈现方式和手段也更加多元化.2023 年 10 月,央视推出的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进行全景回望,从基建、交通、能源、科技、经贸、文化等领域展现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就.为研究共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如何创新讲述中国故事,如何从视听艺术的角度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国家形象,文章通过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对《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进行分析,提出该片的视听语言和叙事特色:丰富生动的视觉语言、声画合一的听觉语言、多元化叙事策略.文章研究发现,各类新兴技术如无人机航拍镜头、可视化技术的创新运用丰富了视觉呈现,以及在融媒体语境下共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叙事策略的变革,并总结目前此类纪录片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建议.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徐佳媛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 语言与传播学院,北京 102488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视觉语言
听觉语言
叙事策略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
出版年:
2024
新闻研究导刊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新闻研究导刊
影响因子:
0.302
ISSN:
1674-8883
年,卷(期):
2024.
15
(10)
参考文献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