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非语言符号在电子游戏跨文化传播中的运用研究——以任天堂游戏为例
非语言符号在电子游戏跨文化传播中的运用研究——以任天堂游戏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载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任天堂作为一家游戏公司,在跨文化传播中成绩亮眼,收获了全球无数玩家的喜爱.基于此,文章探析任天堂游戏中的非语言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运用.非语言符号广泛存在于电子游戏中,电子游戏主要由画面、人物、音乐等符号构成,这些符号都属于非语言符号.跨文化传播中的主要障碍在于互动双方之间的文化壁垒,主要体现为语言障碍,而非语言符号则能够十分有效地打破跨文化传播壁垒,使互动双方皆能将内容解码.电子游戏在跨文化传播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电子游戏本身的非语言符号内容为其跨文化传播提供充分的条件.任天堂之所以能够实现跨文化传播,是因为其善于发挥非语言符号在电子游戏中的作用,任天堂游戏的画面、音乐及人物设计等都有独特的风格,同时在游戏机设计方面也大量运用非语言符号,借助游戏硬件传播其游戏理念.任天堂的成功得益于其善于发掘本土文化,并通过非语言符号的辅助对文化进行加工编码,寻找文化互动双方共通的语义空间,从而打破传播壁垒.如今,非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因此更要善于发掘新媒体时代新型的非语言符号,更好地发挥其跨文化传播作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何云帆、韦薇
展开 >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关键词:
电子游戏
跨文化传播
任天堂
非语言符号
文化壁垒
出版年:
2024
新闻研究导刊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新闻研究导刊
影响因子:
0.302
ISSN:
1674-8883
年,卷(期):
2024.
15
(12)
浏览量
1
参考文献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