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狂欢理论视域下"梗文化"的传播现象研究——以上海"万梗节"为例

狂欢理论视域下"梗文化"的传播现象研究——以上海"万梗节"为例

扫码查看
"梗文化",本质上属于网络亚文化,具有多元的表达方式、行为模式与情感体验,并与青年网络交往有着密切联系.当前,基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变革,青年亚文化传播中的情绪表达方式快速迭代更新,风险和失序也随之而来.依托先进网络技术,"梗"作为互联网中喜剧的构成要素,从小品、相声到脱口秀、短视频等网络传播形态,正在缔造青年群体的文化狂欢.在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社交平台的"梗文化"与狂欢的内核具有一致性."梗文化"流行现象折射出互动空间开放性、群体参与性、戏谑性等特点,背后呈现的话语权力解放、身份认同需求等社会文化心理值得反思.因此,文章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梗文化"狂欢现象的建构性力量,剖析"梗文化"狂欢现象的缘起、影响与背后中国青年面临的社会心理困境,揭示社会深层图景.一方面,文章从狂欢前提、狂欢广场、狂欢参与者、狂欢语言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梗文化"传播现象全貌;另一方面,文章采用理论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分析"梗文化"的传播效果,警惕群体极化、社交孤独窘境对未来文化环境的影响.文章以"梗文化"为探究点,注重分析青年亚文化情绪表达与效果,为当前主流媒体助力我国文化环境的现代治理、健康发展、创造活力提供参考.

谢婧、徐玥、李梓昱、诸瑾懿

展开 >

北京工商大学 语言与传播学院,北京 102488

"梗文化" 狂欢理论 亚文化 传播 社会文化心理

2024

新闻研究导刊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新闻研究导刊

影响因子:0.302
ISSN:1674-8883
年,卷(期):2024.15(1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