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新技术带来信息生产、传播方式、社会交往、互动方式的变革,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探讨算法媒介环境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与因应之策,以期在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扬长避短,增强其时代感和吸引力.研究发现,算法媒介能够精确建立用户画像,准确把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需求;智能匹配内容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精准分发和推送.同时,通过教育的持续触达和效果的精准反馈,能够有效强化教育效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然而,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在此过程中也显现出来,导致教育的异化风险.这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供给的同质化致使青年的批判性思维弱化,资本裹挟技术造成主流价值观认同受到挑战,工具理性的过度彰显致使人文关怀式微.为应对这些风险挑战,文章提出三重理路:首先,优化算法,纠正媒介供给的偏向,确保供给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其次,驾驭算法,用主流价值观驯化算法,确保技术服务符合主流价值导向.最后,超越算法,强化媒介的人文关怀,关注青年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