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字媒介图像与精神主体的互动实践审思

数字媒介图像与精神主体的互动实践审思

扫码查看
社会文明在主体与他者的互动中建构发展,现代社会是"时空脱域"的过程,媒介科技的变革让数字图像取代文字符号成为超越时空的语言能指,影响着主体的认知观念.文章从互动实践的元件——人类主体进行回溯,辩证地审思虚浮的精神思维与实在的视觉图像之间的互动效应.文章采用文献综述和对比分析法,结合拉康的精神分析研究与德布雷的媒介域理论,深入探究现代数字媒介在拉康的三界理论中占据何种位置,原始精神力量如何通过"审美"与"越轨"传递,以及虚拟数字图像的产出如何对应人类主体的精神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在精神分析视域下,主体最初的"自我"源于镜像身躯图示和他者象征符号的辩证互动,视觉文化造物是主体通过客观图像对精神力量的象征诠释,现代数字虚拟世界则是对视觉对象的二次象征,具有绝对客观性.如果精神认知和数字图像皆是虚位,数智交往的新型社会秩序建构则是其对应的实在位置,表层中介是数字媒介,深层中介是情感能量.文章基于数字媒介二次象征的客观性,提出可以将自我或他者的图像放在客体位置进行审视,理性地调配情感能量,利用数字媒介在虚实转换间辩证地进行精神认知的自我革命,积极发挥能动的主体力量进行正向的社会互动实践.

刘丰慧

展开 >

山东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数字媒介 数字图像 精神分析 主体 互动 视觉图像

2024

新闻研究导刊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新闻研究导刊

影响因子:0.302
ISSN:1674-8883
年,卷(期):2024.15(18)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