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特征,并提出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模型.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网络舆情从产生到消亡经历了议题出现期、议题存活期、舆情整合期、舆情消散期.在议题出现期,大学生对与切身利益及社会公平相关的议题有较大兴趣,但其卷入度局限于符号消费层面.在议题存活期,网络圈群成为舆论发酵的重要场域,与此同时大学生在讨论议题时易陷入"后真相"式窥探与克制心理的悖论中,其克制心理的产生与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在舆情整合阶段,高校尊重事实、及时发声,能有效避免网络意见分化,完成意见整合,进而推动舆情进入消散期.基于模型中高职学生网络舆情呈现的表征,文章为高职院校治理学生网络舆情提出四大策略,旨在提高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第一,掌握舆情周期规律,实现全过程动态监测.第二,借力学生干部群体,规范圈群管理.第三,完善系统培训,提升师生网络媒介素养.第四,尊重事实,及时发声,提升校方话语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