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人工智能的国际治理:理论框架、现实困境与模式探究
人工智能的国际治理:理论框架、现实困境与模式探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问世以后,立刻在全球引发监管热潮.除了欧盟,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对技术监管向来持包容态度的国家也纷纷采取规范措施.然而,人工智能的跨国性决定了对它的治理不能局限于国家层面,国际层面的治理也愈发重要.本文首先从技术同化和异化社会的角度,阐述了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的必要性.其次,从治理者和治理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的现状和不足.最后,通过对比欧盟、中国和美国的人工智能治理,探讨了建立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的有利条件和实现路径.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马爱芳、胡泳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国际治理
技术同化
技术异化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2023M730104
出版年:
2024
新闻与写作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597
ISSN:
1002-2295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