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政网红"现象的辩证审思——基于社会景观理论的视角

"思政网红"现象的辩证审思——基于社会景观理论的视角

扫码查看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新媒体和短视频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公众人物顺应数字化转型的潮流,在网络虚拟空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网红"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政网红"是知识、数字和技术等多元流量的集汇促成的新的"社会景观"."思政网红"与知识流量和青年需求,数字流量和注意力争夺,以及技术流量和教学场景重塑等密不可分,需要辩证对待其利弊状况,更需要直面其困境,强化制度机制的保障、行动过程的监督和思维认知的培育等,促成"思政网红"实现良序发展,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作用.

庞秀艳、王习胜

展开 >

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思政网红" 数字思政 社会景观

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项目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科研重大项目(2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

20JDSZK1342022AH04022523JD-SZ3065

2024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长江报刊传媒集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TP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81
ISSN:1007-5968
年,卷(期):2024.(7)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