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的影响

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AM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Snyder希望理论实施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两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管理评分、病情控制效果。结果 干预2个月后,两组CD-RISC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均高于干预前(P<0。05);两组自我管理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7。50%,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可提高AMI患者心理承受力、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病情控制效果。

吴詹萍、黄玉妹、陈丽

展开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福州 350001

希望理论 护理 心肌梗死 心理弹性 自我管理

2024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影响因子:0.592
ISSN:1672-3015
年,卷(期):2024.14(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