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让猜想成为学生理解文言文字词的"拐杖"
让猜想成为学生理解文言文字词的"拐杖"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借助注释正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是贯穿整个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要求.然而注释中只会出现比较难理解的字词的意思,大多数的字词解释不会出现在注释中.因此,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离不开联系上下文和借助已有的积累进行"猜读""猜译".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比较、联系上下文前后对照、组词入句、借助义项等方法,让猜想成为学生理解文言文字词的拐杖,从而达到理解文言文字词的目的.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姜小艳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
关键词:
文言文
字词理解
猜想
出版年:
2022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ISSN:
1006-284X
年,卷(期):
202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