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处理对铃铛子(茄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铃铛子(茄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了快速打破铃铛子种子的休眠以探索铃铛子种子萌发的最优条件,该研究对铃铛子种子进行低温处理、5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低温处理后再用赤霉素浸泡、磨破种皮、营养液培养、40 kHz超声波处理等6种处理后进行萌发实验,同时以不作任何处理用蒸馏水培养的萌发方式作为对照,检测不同条件下的铃铛子种子萌发指数.结果发现:低温处理、磨破种皮和MS营养液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并没有显著提高,即三种方法对铃铛子种子萌发没有促进作用;40 kHz超声波处理10min后种子各项萌发指数均为零,因此不宜用此法处理铃铛子种子;而用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后明显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低温处理后再用赤霉素溶液浸种虽然提高了种子发芽指数,但与仅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所以采用5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促进铃铛子种子萌发的方法最为合理.该次实验表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种能有效促进铃铛子种子的萌发,为铃铛子栽培生产和扩繁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胡莉娟、李银娥

展开 >

济南国际园博园管理处,山东 济南 250099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铃铛子 种子 不同处理 发芽率 发芽势

2018

西藏科技
西藏科技信息研究所

西藏科技

影响因子:0.202
ISSN:1004-3403
年,卷(期):2018.(7)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