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夫妇合译了我国藏族作家阿来的《格萨尔王》,其译本在格萨尔史诗英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借用法国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的"文本变形系统"对葛译本词汇层面的"变形倾向"进行了研究.通过文本对比,发现葛译本词汇层面主要存在四类"变形倾向":质的损耗、潜在表意体系的破坏、方言体系或其异域风情的破坏、短语及习语的破坏.这些"变形倾向"在一定程度削弱了原文的"异质性",甚至抹杀了某些"异质性",翻译理念和翻译环境可能是造成"变形倾向"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藏族文学作品的外译与传播中,要坚定文化自信,突出原作特色,可通过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保持一种"平衡",既不影响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又能避免"变形倾向",保留原作的"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