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顾祖成 索南才让

双月刊

1003-8388

xzmyxb@163.com

029-33755470

712082

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学院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主要为该院教学、科研服务,刊登有关西藏藏族历史、藏族文学、民族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构想

    王小彬张震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质生产力根植于对传统生产力要素的升级和拓展,是以科技创新为关键核心,以新发展理念为思想指引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进民生福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必须积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势能,打造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科研平台,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体系,改革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继续谱写西藏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西藏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构筑机理和推进路径

    陈爱东赵政楠
    8-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挥政策和资源双优势是新时代全面构筑西藏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内在机理.本文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通过界定政策和资源双优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丰富内涵和特征,提出发挥政策和资源双优势全面提升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内在逻辑是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政策制度保障为外部支撑条件,以资源禀赋为内在基础条件,以双元协同发展机制为动力源泉,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为本质要求.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发挥政策和资源双优势全面构筑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新时代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政策和资源双优势发展新动能内在机理实践路径西藏

    向内凝聚:清代以来甘青川交界地带蒙藏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的向心力

    丹曲吕聪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社会、制度、政治、文化、心理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同性的集体认同.16世纪后半叶,俺答汗首次与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会晤后,再次开启了藏蒙民族文化交流和交融的大幕.此后,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率部进居青海后,甘青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特别是自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后,生活在甘青川交界地带的蒙藏民族以共同的文化信仰为连接点,为共同经营这方热土付出了艰辛和努力,从而也为加强西北边疆地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蒙藏民族国家的向心力文化认同

    北宋治理西北吐蕃的律令法规论析

    刘建丽
    24-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朝立国后,北宋政府制定了诸多对"蕃民"的律令法规,其中大多是以"敕""诏""制"的形式颁布.这些律令法规内容丰富,严惩枉杀滥杀,禁杀归附降人,保护人身安全,严禁与民争利,赈济受灾"蕃民",禁止贩卖妇女,废除纳质囚禁.颁布贸易保护律令与土地保护法规,维护经济权益,并封赐吐蕃首领,行曲赦,颁德音.这些律令法规的行施,既确保西北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又维护"蕃民"生存权益与人格尊严.并且对西北地区民族融合与民族文化传承等,亦起到一定的作用.

    北宋西北吐蕃律令法规

    明代茶马司职能考述

    陈武强李晶莹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马司是明代管理茶马贸易的专门机构,主要负责川陕边茶与马匹的互市贸易诸事务.明朝最早在秦州建立茶马司,之后还于河州、洮州等地置茶马司,"收贮官茶"以易马.茶马司设有茶马大使、副使等官职,专门管理茶马事宜.文章根据相关文献重新考证了明代茶马司的职能,认为以茶易马、茶马比价、禁贩私茶是其主要职能,此外还对明代茶马司的设置时间、地点、官职构成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明代茶马司职能茶马比价

    布达拉宫馆藏"管理西藏事务掌黄帽教法吉祥诺门汗之印"研究

    张吉会阿央章态
    38-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理西藏事务掌黄帽教法吉祥诺门汗之印"是清中央政府委任第穆呼图克图担任西藏地方政府摄政一职时所赐的印章,是清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设立摄政制度的重要见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重要的政治意义.本文根据相关史料文献和印玺文物,考证了诺门汗印的历史,阐述了清代西藏地方摄政与印章的更替关系,分析了西藏印章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认为此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产物.

    布达拉宫印章印钮特征

    噶尔县故如甲木墓地M2墓主社会地位再探

    冉永忠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故如甲木墓地M1出土了黄金面具、王侯文鸟兽纹锦和其他珍贵遗物,一般认为该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是墓地中最高的.该墓地规模最大的M2却因未发现任何随葬器物而使墓主人的社会地位成谜.本文在充分考察M2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曾属于女国的文献记载,认为M2墓主的社会地位应与M1墓主相当甚至略高.

    故如甲木墓地黄金面具社会地位

    西藏古代体育题材壁画的图像叙事与文化特征探赜

    李玉林李超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古代体育题材壁画蕴藏着丰富的西藏传统体育文化,是研究西藏不同历史时期体育发展的原生态"史书".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与图像分析法,基于体育文物视角,对西藏体育题材壁画的内容进行图像分析和阐释,旨在揭示其丰富的古代体育文化信息及其文化特征.研究认为,西藏体育题材壁画绘制题材以现实写生为主,构图宏大、形象逼真,生动地展示了西藏古代竞技竞赛类、军事武艺类、杂技百戏类、休闲娱乐类等体育场景.西藏体育题材壁画蕴含民族艺术化、文体娱乐化、仪式叙事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化等文化特征,不仅反映了各民族在体育文化中的交流互鉴,也为丰富中国古代体育文物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更为讲好中华体育共同体西藏故事提供了现实材料.

    西藏体育题材壁画古代体育图像叙事文化特征

    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内在机理

    李宁厉小宁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时空框架内,融通了古今中外的文化思想和文明理论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社会机理、价值机理、政治机理和精神机理.新时代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国际秩序的演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社会机理,人民至上的文化价值立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价值机理,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政治机理,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精神机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从社会、价值、政治、精神这四个方面深入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内在机理,不仅有利于我们较为全面地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逻辑,也是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及其重要贡献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内在机理

    西藏公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陈敦山杨红昌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公学时期一大批教育工作者以厚重的家国情怀自觉投身党的民族教育事业,他们在西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坚定理想信仰,强化使命担当,在艰苦创业中淬炼政治品格;坚持无私奉献,甘于乐教爱生,在言传身教中传承家国情怀;坚持问题导向,秉持开拓创新,在创新发展中探求办学特色;恪守职业道德,注重为人师表,在严谨治学中铸魂育人.这些历史经验弥足珍贵,对于提升新时代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藏公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