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陈寅恪提出"关中本位政策"以来,学界多从宏观视角讨论西魏的制度,对政治文化的细节与落实措意不多.在立元宝炬为帝,以及改尊神元帝为太祖的政治行为中,西魏举出了"代都旧制"的"胡"的旗号.同时,西魏运用了具有儒家特质的大诰文体和六条诏书以叙述正统,并要求官员的选拔与行政遵循基本的儒家伦理,又体现出"汉"的一面.北朝后期历史常常呈现出胡汉对立,但这些看似矛盾的"胡"与"汉"特性,实际上是目标一致的一体两面政策.这些措施的出发点均是西魏在弱势的情况下,为建立自身政治文化而力图吸引并整合政权内部的不同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