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表反射率地形校正物理模型与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地表反射率地形校正物理模型与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topographic correction methods for op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ries

扫码查看
地形校正是准确获取地形复杂区遥感反射率的重要步骤,对提高山区地表遥感参数定量化反演精度,扩大遥感产品应用广度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准确获取山区地表遥感反射率进行研究,建立了多种地形校正模型来减少或消除遥感图像中地形效应影响,减少同种地表类型的反射率差异,并将地形校正模型分为经验模型和物理模型.根据构建物理模型时是否考虑地表非朗伯体特性,将物理模型分为朗伯体假设模型和非朗伯体假设模型,本文分别从朗伯体假设模型和非朗伯体假设校正模型展开叙述.从两类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模型特点,局限性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描述了两类模型的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朗伯体假设模型和非朗伯体假设模型的适用性和不足,剖析了目前地形校正模型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同时,本文也比较了应用于地形校正的效果评价方法,并展望了地形校正方法和地形校正评价方法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林兴稳、闻建光、吴胜标、郝大磊、肖青、柳钦火

展开 >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金华321004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遥感 图像处理 朗伯体假设模型 非朗伯体假设模型 地表反射率 地形校正评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90129041830648

2020

遥感学报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遥感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EI
影响因子:2.921
ISSN:1007-4619
年,卷(期):2020.24(8)
  • 9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