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先秦诸子论"听"及其关联性思维的美学意义
先秦诸子论"听"及其关联性思维的美学意义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在中国文化里,"听"不仅与"乐"相关,且始终与思想、道德、政治、伦理、情感、审美等密切联系,这种关联式的听觉文化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思维特点.先秦时期产生了许多关于"听"的元范畴,如不听、独听、同听、听心、听气等,以至于可以从某些思想现象中抽象出"实听""虚听"的概念.这不仅可以作为分析中国听觉文化特点的具体问题,也是思考先秦音乐美学的重要切入口.中国古典音乐美学思想中始终没有发展出自律性和形式化的思想,这与悠久而强大的关联性思维传统密切相关.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蒋晶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实听
虚听
不听
关联性思维
中国音乐美学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
项目编号:
23YJAZH057
出版年:
2024
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研究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13
ISSN:
0512-7939
年,卷(期):
202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