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山东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
山东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通过对山东省70年代至90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玉米杂交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选育了紧凑型品种而增加了密度、公顷粒数和提高了子粒千粒重,其次是增加穗行数和穗粒数;山东省70年代至90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分为逐渐上升型(有产量、公顷株数、公顷穗数、公顷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逐渐下降型(小斑病病级)和平稳发展型(有株高、穗粒高、穗长、穗粒数、穗行数、大斑病和生育期等性状)三种类型.
外文标题:
Studies on Development Law for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Maize Hybrid in Different Areas in Shandong Province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史新海、李可敬、孙为森、赵尧先、王金姣、李勇
展开 >
作者单位:
莱阳农学院,山东,莱阳,265200
即墨市种子公司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农艺性状
演变规律
出版年:
2000
玉米科学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玉米科学
影响因子:
1.163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0.
8
(2)
被引量
35
参考文献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