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坡耕地嵌入覆盖作物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坡耕地嵌入覆盖作物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2016年,在吉林省东部坡耕地玉米生产上设计秸秆覆盖还田+覆盖作物(T1)、秸秆深翻还田+覆盖作物(T2)、秸秆粉耙还田+覆盖作物(T3)、秸秆离田(CK)4种种植方式的定位试验,通过玉米秸秆还田结合种植覆盖作物解决冬季土壤裸露、培肥地力、改善玉米生产等问题.2019~2020年,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对株高、叶数、SPAD值、干物质积累均有提高.在拔节期和开花期,T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对比CK显著提高.在成熟期,T1、T2和T3处理比CK显著增加千粒重,增幅均在5%以上(P<0.05).各秸秆处理的产量对比CK均有显著增加,其中,T3处理为最佳处理.利用秸秆还田结合覆盖作物的种植方式有利于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的积累,进而提高产量.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aw Returning Methods o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Maiz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loping Farmland Embedded with Cover Crops

王芙臣、史旭曾、李斐、杜伟嘉、于玮淇、刘浩、边少锋、赵洪祥

展开 >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春130118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长春130033

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200

玉米 粉耙还田 覆盖作物 坡耕地

2022

玉米科学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玉米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63
ISSN:1005-0906
年,卷(期):2022.30(6)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