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历史时期中国酸食空间分布及成因研究
历史时期中国酸食空间分布及成因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从汉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中国形成了中原和荆楚两个食酸地区.元明清时期,酸食区域被更广泛地认知,山陕、东北、东南沿海三个酸食重区彰显出来,酸食的空间差异辨识度明显.20世纪的饮食文献资料统计表明,中国酸食分区的历史承传特征明显,酸食空间分布的形成主要与水土酸碱度、资源分布,以及饮食结构、饮食味道味型差异等因素相关.
外文标题:
A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Genesis of Chinese Acid-rich Foods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蓝勇、唐敏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关键词:
饮食地理
酸食
酸味分区
空间分布
基金:
西南大学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项目编号:
SWU1809395
出版年:
2020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
0.322
ISSN:
1671-7511
年,卷(期):
2020.
19
(4)
被引量
2
参考文献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