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杨酸诱导三七抗三七圆斑病的机理研究

水杨酸诱导三七抗三七圆斑病的机理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验证水杨酸 (SA) 诱导三七的抗病效果,揭示SA诱导三七抗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外源添加不同浓度SA (0。1、0。5、1。0、2。0、4。0和6。0 mmol/L) 对三七植株进行诱导并人工接种圆斑病菌,测量不同处理的病斑直径,检测三七相关防御酶活性及抗性基因表达情况。[结果]SA对三七叶片表面的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萌发率随着S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SA诱导三七植株再接种三七圆斑病菌后,各处理的病斑直径均显著低于对照 (P<0。05),且诱导效果最好的是1。0 mmol/L SA处理。用1。0 mmol/L SA处理三七后,三七叶片中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以及脯氨酸 (Pro) 含量与对照相比均增加,但丙二醛 (MDA) 含量降低,证明SA处理三七可诱导防御相关酶活性的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SA处理三七植株3 d后,其叶片中PnPR10-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 (P<0。05)。[结论]外源施加SA可提升三七的防御酶活性和防御基因表达,提高三七抗病性,以1。0 mmol/L SA处理时效果最佳。
Mechanism of Salicylic Acid Induce Panax notoginseng Resistance to P. notoginseng Round Spot Disease

杨宽、王慧玲、戴蕾、李佳洲、罗成、郭力维、杜云龙、何霞红

展开 >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650201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44

三七 三七圆斑病 水杨酸 诱导抗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专项

2018YFD0201107CARS-21

2022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28
ISSN:1004-390X
年,卷(期):2022.37(1)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