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程式指数法和InDel分子指数法对云南元江稻属资源籼粳分化的比较研究

程式指数法和InDel分子指数法对云南元江稻属资源籼粳分化的比较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及其后代的籼粳属性及籼粳分化程度,为探索普通野生稻的起源演化、遗传分化及育种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程式指数法和InDel分子指数法从表型到分子水平对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栽培稻合系35号及354份渗入系后代进行粳籼属性分析。[结果]程式指数法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总分11分,为偏籼型;合系35号总分24分,为粳型;354份渗入系中有籼型材料179份、偏籼型76份、粳型25份和偏粳型74份;经InDel分子指数法鉴定发现:普通野生稻和合系35号的籼型基因频率分别为0。32和0。04,分别属于偏粳型和典型粳稻;在354份渗入系中有典型籼稻113份、籼稻84份、偏籼36份、中间类型29份、偏粳21份、粳稻24份和典型粳稻47份。综合程式指数法和InDel分子指数法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拟合度高达92。42%,仅普通野生稻及26份渗入系的籼粳类型划分结果存在偏差。[结论]程式指数法和InDel分子指数法鉴定稻属资源籼粳属性的结果基本一致,2种方法结合应用可有效分析普通野生稻及其渗入系后代的籼粳属性;普通野生稻籼粳属性在表型和分子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普通野生稻籼粳分化不彻底有关。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后代的籼粳类型丰富、分化明显,是重要的育种材料,也是研究普通野生稻起源、进化及分类的宝贵资源。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dica-japonica Differentiation of Oryza L. Resources in Yuanjiang, Yunnan Province by Cheng's Index and InDel Molecular Index

陈越、付坚、张敦宇、李婷婷、陈玲

展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05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 渗入系 籼粳属性 程式指数法 InDel分子指数法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云南省万人计划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021年云南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试点专项

202001AT070005202001AT070015202001AT070003YNWR-CYJS-2018-002202102AE090036-05

2022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28
ISSN:1004-390X
年,卷(期):2022.37(2)
  • 2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