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施氮促进旱作覆膜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机制

施氮促进旱作覆膜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及机制,提出旱作玉米适宜的施氮量。[方法]设置4个氮肥水平(N0:不施氮肥,N1:施纯氮100 kg/hm2,N2:施纯氮200 kg/hm2,N3:施纯氮300 kg/hm2),分析不同氮素水平对土壤水分亏缺程度以及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光合性能、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增加趋势,但N2和N3处理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N2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0542。67 kg/hm2和22。28 kg/(mm·hm2),比N0分别提高161%和132%,方程拟合的最高籽粒产量及其施氮量接近N3处理。施氮量对玉米耗水量影响显著(P<0。05),在生育期内施氮处理的土壤水分亏缺程度大于N0,施氮促进玉米生长,增加土壤水分消耗,加剧土壤水分亏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提高,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延缓叶片衰老,增强玉米抗旱性;随着施氮量增加,玉米叶片PEP羧化酶和RuBP羧化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均提高,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强(P<0。05)。[结论]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纯氮约200 kg/hm2可较好地增加玉米抗旱性,提高玉米光合碳同化能力,延缓衰老,从而提高玉米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Promoting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Dryland Maize Fields with Plastic Mulching

刘耀权、王林林、李玲玲、谢军红、岳凯、王进斌

展开 >

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 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氮肥 抗旱性 光合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

GSPT-2018-56317611430043166037320JR5RA033

2022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28
ISSN:1004-390X
年,卷(期):2022.37(2)
  • 6
  •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