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玉米间作大豆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玉米间作大豆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揭示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种间互作下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方法]通过玉米间作大豆田间小区试验,采用BIOLOG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玉米抽雄期(大豆花荚期)的根际微生物群落进行功能和结构解析。[结果](1) 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功能多样性高于玉米。与各自单作相比,间作玉米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3。5% (P<0。05),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13。1% (P<0。05);间作大豆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7。8% (P<0。05),具有趋同性。(2) 与单作相比,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玉米根际可检测细菌总量显著增加 (P<0。05),大豆根际可检测细菌总量呈降低趋势 (P>0。05);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变化不显著 (P>0。05);玉米和大豆的根际细菌群落均出现新种属,菌种组成趋同与变异共存。(3) 与单作相比,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根际装甲菌门 (Armatimonadetes) 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 (P<0。05),其余优势类群无显著差异 (P>0。05)。受玉米大豆互作影响,酸杆菌门 (Acidobacteria) 的相对丰度由差异不显著 (P>0。05) 变为显著 (P<0。05),芽单胞菌门 (Gemmatimonadetes)、芽单胞菌属 (Gemmatimonas)、Gaiella、纤线杆菌属(Ktedonobacter) 和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 的相对丰度则由差异显著 (P<0。05) 变为不显著 (P>0。05)。[结论]玉米间作大豆改变玉米和大豆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和结构,趋同与趋异共存,以趋同性为主。
Effects of Maize and Soybean Intercropping on th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常换换、苏友波、范茂攀、赵吉霞、王自林、李永梅

展开 >

云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玉米间作大豆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BIOLO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66106341461059

2022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28
ISSN:1004-390X
年,卷(期):2022.37(2)
  • 4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