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

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的性状变化规律,为指导广适性杂交粳稻新组合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将多年选育的220份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分别种植于温、湿度差异较明显的温室和试验田,对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质量等10个与产量相关的性状进行考察,并对性状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相关性和聚类等分析。[结果]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除穗长和一次枝梗数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差异均达显著以上水平;其中最明显的是高温、高湿条件下,植株的株高极显著增高,有效穗数极显著减少,材料间的性状变异幅度增大,离散程度更高。相关性分析表明:2种环境条件下,单株产量与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的相关性均最大,但有效穗数与其余8个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聚类分析将220份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材料聚为4类,分别占总材料数的14。5%、38。1%、27。3%和20。1%,第Ⅰ和Ⅱ类群品种单株产量较高,但其性状易受高温、高湿环境影响,株高显著变高,穗数显著减少,导致其单株产量显著减少;第Ⅲ和Ⅳ类群品种单株产量低,但不同环境条件下性状变异程度相对较小,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其中第Ⅲ类群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性状最稳定。[结论]高温、高湿环境导致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材料株高增高,而植株的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和粒数显著减少,产量降低;穗长和一次枝梗数比较稳定,不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杂交粳稻育种应重视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性状的选育。
Variation Analysis of Yield Traits of Dian-type keng Hybrid Rice Maintainers Lines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余金慧、雷娟、张月、肖翠英、万秀杰、郭梦逸、谭亚玲、徐津

展开 >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省杂交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01

滇型杂交粳稻 保持系 高温、高湿环境 产量性状 聚类分析

云南省重点科技项目云南省重点科技项目

2014BB0162014DH013

2022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28
ISSN:1004-390X
年,卷(期):2022.37(6)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