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经济—社会—生态"的复合难题,是推进生态文明常态化、可持续性建设的核心问题。洱海保护治理实施"抢救模式",通过强化组织、制度建设,加强工程建设和资金投入,实现了洱海水质稳步提升。但对照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机制评价体系,还存在高水平保护没有与高质量发展相统一、水质提升重点攻坚没有与协同治理相结合等问题。因此,"抢救模式"难以持续,必须实现常态化转型。围绕破解"经济—社会—生态"的复合难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精准保护的责任机制、挖掘和拓展绿色发展资源、构建保护治理的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建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