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构建肝纤维化大鼠肝郁病证结合的模型,为相关研究提供模型参考依据和临床治疗提供诊疗思路.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即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大鼠每天定期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橄榄油,自第5周起每日加用夹尾进行刺激,每次30min,3次/天;空白组大鼠每天定期皮下注射橄榄油,2组均连续给药8周.实验结束后记录动物和肝脏重量,收集肝脏组织制作石蜡切片染色后观察其病理变化,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ST和ALT相关活力指标.结果 (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脏重量明显增加(P<0.05),血清中AST和ALT的活力显著升高(P <0.05或P<0.01).(2)形态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了典型的肝纤维化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空泡形成及相关炎性细胞浸润等.结论 采用此种方法造模可升高大鼠血清的AST和ALT活力,肝脏呈纤维化改变,成功建立了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是较为理想的造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