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ICL植入术后早期非计划再次手术临床分析
ICL植入术后早期非计划再次手术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Unplanned Reoperation Following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mplantation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目的:评估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手术患者术后早期非计划再次手术率及再次手术的原因、处理方法及转归.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行ICL植入手术的患者744例(1483眼),对其中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将因拱高异常进行非计划再次手术者分为低拱高组和高拱高组.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各组的年龄及屈光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白到白距离、房角到房角距离、前房深度、晶状体矢高、晶状体厚度、眼轴及拱高;采用t检验比较再次手术前后的拱高、散光度数及裸眼视力.结果:在术后2周内进行非计划再次手术共37眼(2.49%).其中进行ICL调位术34眼,ICL置换术3眼.最常见的再次手术原因为拱高异常和散光残留.进行ICL调位术的原因为高拱高(13眼)、残留散光(11眼)、低拱高(10眼).进行ICL置换术的原因为低拱高(2眼)和高拱高(1眼).通过再次手术,高拱高组的拱高由(974±174)μm降低至(691±120)μm,低拱高组的拱高由(174±49)μm增加至(388±78)μm,散光残留眼的散光由(1.34±0.34)D降至(0.39±0.26)D,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再次手术无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拱高异常和散光残留是ICL植入术后早期进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通过再次手术均可获得理想拱高和屈光度.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杨治坤、罗岩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北京100730
关键词:
ICL植入术
非计划再次手术
拱高
残留散光
出版年:
2022
DOI:
10.3760/cma.j.cn115909-20211227-00504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STPCD
CSCD
影响因子:
0.783
ISSN:
1674-845X
年,卷(期):
2022.
24
(10)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