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陶身体剧场的"数位"系列一直以东方身体聚焦于运动的无限可能,是中国现代舞团的代表之一.文章聚焦陶身体剧场《13》《14》的具体舞台实践,希望通过对陶身体剧场《13》《14》中美学特征的分析与总结,呈现中国现代舞团的当下风貌.方法:首先整理陶身体剧场舞台艺术实践的特点;其次以陶身体剧场的新作《13》《14》为分析对象,结合具体作品,从舞蹈动作、舞台调度、演出服饰等角度,阐释陶身体剧场对以往舞台经验的延续与反叛,剖析两部作品的美学特征.结果:陶身体的艺术实践以舞蹈本体的研究为着眼点,从意识与身体的统一、"圆运动"技巧体系的开发、时空内身体运动可能性的探索这三个方面出发,形成了属于自身的舞台风格.而《13》《14》除了延续以往聚焦舞蹈本体的艺术实践范式以外,还主动作出了符合时代环境的转变,将无常之"变"呈现于舞台,具有极简美、曲线美和变化美.结论:陶冶和段妮的艺术美学源于中国传统,将"圆"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身体曲线运动逻辑,融合进西方现代性的极简舞台形式,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完成了对"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当代表达.同时,"数位"系列舞蹈理念的发展会进一步引发中国现代舞蹈工作者们对"舞蹈本体为何"的深刻思考,重新对自己的物质性身体产生科学、系统的认识,由此继续推进中国现代舞的理论与实践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