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逐渐与旅游市场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非遗"展览由传统农耕时期的原生态阶段发展至民国时期的艺术展示阶段,如今已经进入"见人、见物、见精神"的活态化展示阶段,但其整体仍处于活态化发展的前期探索时期,存在相关政策和体系不健全、文化内涵不够深入、展陈方式缺少创新性与互动性、缺乏市场互动与国际合作等问题,难以满足以"非遗"形成文化内驱力进而构成国际文化策略的策展需求.结果:文章以当前"非遗"策展状况与当代策展需求间的不平衡为出发点,提出在展览前,展览主题与形式的框架制定要基于学术自主性,充分考虑经济、政治与科技的跨学科有效协同;在策展中,展览的造景设计要具有创意性,注重跨学科间的赋能,并合理规划展览行动路线,可以定期举办讲座与论坛以促进文化交流;展览后,要重视媒体叙事与新闻传播的力量,运用网络衍生的方式带动后续增值,并召开研讨会、发行出版物,以整理和归纳"非遗"展览内容.结论:通过探究"非遗"展览的策展机制,以期实现"非遗"展览助力文化旅游发展和振兴中华文化的伟大目标.